2023-06-25 10:03:30 来源 : 海报新闻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这是古人管仲对土地的描述。有了土地,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农业正常生产;城乡环境得到调节、净化;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获得应有的空间。
德州市土地总面积1035771.38公顷,其中耕地634493.11公顷,约占山东省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全国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此外,林地87628.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5%;建设用地199140.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7%等。总体看,德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较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在此之际,大众网记者先后采访了农民、企业负责人、学生,看看在他们眼中,“土地”代表了什么。
常吉忠:良田沃土就是俺们吃饱饭的“命根子”
六月在丰收的喜悦中不知不觉进入了下旬,德州市2023年夏收也接近“尾声”。尽管受天气影响,小麦的产量较去年有些降低,但德城区黄河涯镇王村店村农民常吉忠对今年的收成还算是满意,眼瞅着铺开的麦粒成为最美的“地毯”,常吉忠心里不住地感慨:“地好太重要了!”
保“粮田”为“良田”,把“土碗”变“金碗”。这份喜悦,与德州市全面推行“田长制”,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守住耕地红线的作为有着密切联系。
三级田长、德城区黄河涯镇王村店村党支部书记杨青松作为一名耕地的“守护者”,深入田间地头巡田、宣传耕地保护是他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为了持续保持、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杨青松这几年一直和有关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科学施肥方面,他坚持定期邀请土质测量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测土”,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调配化肥养分比例,确保“因地用肥”。不仅如此,坚持引导村民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也是他工作的“日常”。
记者了解到,德州市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为目标,建立了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以村“两委”成员或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为日常管护责任人的耕地保护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田长制”管理体系,和县、乡、管区、村四级田长组织体系,全市设立各级田长13930人,其中村级田长10200人。在乡镇重要路口、村(居)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8195个织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动态巡查网络。
同时,德州坚持从源头、从苗头上遏制乱占耕地,抓住核心人员,瞄准重要群体,在宣传上下功夫,在培训上抓创新,确保思想上真触动、行动上真落实,切实增进社会公众对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强化联动,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各县(市、区)进行宣讲,让《耕地保护相关政策问答》等宣传资料发放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将耕地保护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引导广大群众算清经济账,以警示案例督促广大干部群众遵纪守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窦光鹏:高效用地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眼下,在德州禹城市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年产15000吨结晶糖项目厂区内厂房林立,几乎看不到空闲地,更特别的是,整个厂区没有一层的车间,目之所及都是拔地而起的高层楼房。
这些高层楼宇并非用于办公或科研,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车间。
近年来,土地资源稀缺、土地成本攀升成了不少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德州在“土地”上动起了“心思”:通过“工业上楼”这种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产业新空间模式,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地的亩产效益。
作为一家以生物工程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功能糖城”的代表和支柱企业,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成为了“先行官”,也着实尝到了“甜头”。
“高新区管委和禹城市自然资源局会打破常规,引导生产企业上楼,通过多层钢架建筑结构设计,引导企业由建设低层钢结构厂房向多层框架厂房转变。”据禹城市自然资源局权益和开发利用科工作人员孙瑞介绍,项目厂房按照高层工业楼宇规划建设,优化了产业空间。企业根据现有地形及工艺的特点,高标准设计,项目厂前区规划1栋展厅办公综合楼,生产区5栋车间,仓储及生产辅助区2栋仓库及附属设施,建筑总面积73937平方米。其中3栋生产车间为高层楼宇建筑,分别为高度25.3米6层车间、高度43.5米6层车间、高度27.1米4层车间。
“该项目在设计规模、设计理念方面更加优越,单位能耗也更低,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该项目是一个一体化的多功能车间,既方便生产,又方便办公,还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现在员工仅为过去的1/3,土地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45000吨规模以上的生产能力,亩均效益再创新高。”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光鹏说。
近年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牢固树立“守土有责、惜土如金、地尽其用”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导向,同时发挥店小二精神,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途径、新思路、新举措,有效缓解土地指标紧缺难题,提高土地产出水平,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李梦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5月21日,第二届山东省森林文化周德州分会场活动在夏津县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颐寿园举行。在“森”罗万象绘画创作活动中,20多名青少年学生受邀到古桑树群下,通过手中的画笔与夏津县的桑椹树、四倍体泡桐树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青少年们在绿树环绕、葚果飘香的桑树下现场写生创作,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我们要从小做起,自觉爱护好身边的花草树木,自觉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四年级学生李梦瑶在活动现场说道。
在德州,爱林、护林、造林的氛围一直很浓厚。
今年开春,一股植树“热潮”在德州掀起。德州市创新推出的“每人能种三棵树,每个单位一片林”的新模式,经过广泛动员,全市81个市直部门、单位在积极响应单位庭院绿化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军民双拥林”“民族团结林”“巾帼林”“青年林”“党建林”“廉政林”“乡村振兴产业林”等特色活动,实施道路绿化、小区绿化、企业绿化,目前累计栽植近10万株优良树种。这一做法被央视报道点赞。
近年来,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湿地保护、林业科技发展、林业产业培育,林业及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森林面积161万亩,森林覆盖率10.76%、林木蓄积量900万立方米;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处。
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中,德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四源八廊”打造百万亩核心生态森林空间,全面实施130公里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在强化现有林地生态空间保护基础上,围绕8条区域性河道规划森林空间约31万亩(拓展造林绿化潜力空间14.7万亩),为德州市现代水网沿线生态保护与修复创造了空间条件。
同时,德州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围绕“四源八廊”打造百万亩核心生态森林空间,聚焦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等重点工程建设,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省自然资源厅的帮助支持下,全力争创“国土科学绿化示范城市”“国家黄河流域湿地保护示范城市”“国家古桑树群科普基地”三大城市名片,努力走出平原地区也有“金山银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