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0:30:55 来源 : 苏州日报
苏州工业园区瞄准一流的开放名区建设,让开放窗口更敞亮、开放名声更响亮——
以更大开放建设一流园区
□苏报驻园区记者 肖瑶
(资料图片)
因合作而生,因开放而兴。
开放,贯穿苏州工业园区的基因到肌理。
最初,园区的开放是一面旗帜,在中新合作下猎猎捕风。
后来,园区的开放是一片区域,勇闯“无人区”先行先试。
如今,园区的开放是一流名区,面向世界书写新篇章。
开发建设29年来,园区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获批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以来,已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70余项,其中1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8项在全省示范借鉴;获评江苏省唯一的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超5100个,实际利用外资380亿美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七连冠”……
累累硕果是建设一流开放名区的底气。园区将会继续下好“中新合作”的先手棋,使好“自贸片区”的连环招,打好“外资总部集聚区”的主动仗,让一流开放名区叫得响、开放窗口拓得宽。
擦亮“中新合作”招牌
让“高质量”为开放名区代言
最近,园区人又迎来了一件热闹事——新城邻里中心的翻新改造完成。
新城邻里中心建于1998 年,是第一座邻里中心。25年后,第一座邻里中心的焕新,不仅是自身的一次提档升级,也是对居民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塑。
邻里中心模式一直是园区作为中新合作代表作的亮点之一。
见微知著,中新合作也在经历着前瞻性、全方位和高质量的蜕变。
2022年以来,合作双方携手同心、合力前行,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合作内涵持续丰富、双向开放持续深化。
7项政策、14项支持事项,加深了理解、深化了合作、明确了方向,开启了面向未来更加宽广的合作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中新双边还有了两个“桥头堡”——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园区)和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双向互设的商务中心共同架起了中新两国“国际化走廊”。目前,两个商务中心集聚项目70余个,举办企业对接活动十余场,给中新企业家更多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丰富多彩的合作交流活动,让城市的创新要素双向流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直以来,园区将对新合作的工作布局到全年计划中,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凝聚共识、激活机制,加强对外宣传交流,不断增强中新合作的热度、浓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中新合作的显示度与成效。已布局推进10大标识性代表性合作项目和50个全领域全方位合作项目,落实苏州市代表团访新10个方面重点工作。
此外,园区积极学习新加坡在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丰富经验,巩固提升园区两大支柱产业、加速壮大三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园区始终关注中新两国共同探索的产业创新方向,紧盯目标产业,提升载体功能,打造创新发展新阵地。
在产业(Industry)基础上向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等更多方向提升丰富。下一步,园区将持续擦亮中新合作品牌,用好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等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相关改革试点落户园区,服务中国企业以新加坡为战略支点加快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双向投资、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推动中新合作向更高质量的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拓展。
扩大“自贸片区”优势
让“先行先试”为开放名区探路
中新合作是先手棋,自贸片区就是连环招。
2019年,园区有了一张新名片: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
自此,园区踏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的更高层次,以“探路、引领、突围”为使命,以更大的开放倒逼更深刻的改革,以更深刻的改革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
先行先试是自贸片区的题中要义。日前,苏州自贸片区“保服通”保税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借助该平台,片区3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可享受加工贸易线上服务的“智慧”红利。
“以往提交变更存放场所、账册周期调整、库存盘点核查等需求时,必须将纸质材料当面递交到海关,有时资料不全可能还要跑第二趟。”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卢珏说,现在通过“保服通”保税服务平台可以直接在线制单、在线提交、在线修正,并且还能及时跟进进度、辅助逻辑校验,整体业务流程办理可视化、透明化,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精神,引领着这片热土一路疾驰。截至目前,累计已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70余项,其中12项在全国示范推广,38项在全省示范推广。苏州自贸片区正加速成为制度创新活跃、开放底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创新动能强劲、营商环境优越的自贸片区。
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苏州片区首创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落地“关证一链通”等创新举措;率先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全国率先开展《研发或临床用对照样品登记管理办法》(“研易购”)、长三角一体化特殊物品风评结果互认等试点;成功开展QDLP对外投资、自贸区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试点,获批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委托登记权……这块“试验田”正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面向未来,面向一流,园区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首创式改革、差异化探索、集成式创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为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提升积累新经验;拓展全球投资促进网络,大力招引旗舰型、地标型总部项目、科技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释放“外资总部集聚”魅力
让优渥的营商环境为开放名区添彩
“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是园区的第三张开放名片。
一直以来,跨国企业在园区布局总部的动作从来没有停止,博世投资超10亿美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和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启动建设;亿滋苏州正式晋升“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零食饼干行业首家“端到端灯塔工厂”……这里始终是外资总部机构最集聚、业态最丰富、贡献最突出、运营最活跃的肥沃土壤。
全球企业纷纷“抢滩”的背后,是园区敞开怀抱、放眼全球招引最强海外项目的成果,也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带去的信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园区累计吸引高质量外资项目超5100个,其中10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项目166个,实际利用外资超380亿美元;拥有省市区各级认定跨国公司总部企业118家,其中省级跨国公司总部61家,约占全省17%。
外资“加码”信心不减,因为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撑。
多年来,园区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让资源对接更畅通、办事环节更精简、运营成本再缩减、后勤服务再升级。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营商环境建设方案》正式发布,通过持续优化服务、强化权益保障、深化制度供给为办事兴业提供全链条便利环境,为创新创业营造全过程安心环境,为产业发展创造全方位宽松环境。
全面加速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为园区的开放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园区将继续做强总部经济集聚区,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推动总部企业数量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探索构建更利于优质企业集聚的开放创新生态。
带着中新合作的先天优势,以自贸片区建设为依托,外资总部集聚区为抓手,园区正瞄准一流的开放名区建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让开放名区更响亮、开放之窗更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