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天天短讯!“水稻上山”再次引发热议:是闹剧还是创新?

2023-06-26 07:44:27 来源 : 自然资源部综合

原标题:"水稻上山"再次引发热议:是闹剧还是创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水稻上山"的话题再次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质疑山上种水稻不切实际,产量也不可能那么高,费钱费力还不讨好,网上关于农田被暴雨冲毁图片、视频更是疯传,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

社交媒体质疑

就此众多质疑,农业农村部正面释疑,并特意提到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流传最多的一张图片实际上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有农田被暴雨冲毁的图片,也与在山上种水稻无关。在汛期农田被冲毁往年也有,我们每年都对农业防汛排涝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受灾地区及时修复水毁农田,恢复农业生产,能抢一亩是一亩,能抢一季是一季。

网传照片

什么是"水稻上山"?亩产最高真能达到惊人的788公斤?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水稻主要种植在南方平原地区,梯田种植水稻的现象有是有,但并不多见。原因很简单:水稻种植需要"水",但山地不容易保持水土,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难度也比平原、盆地更高。正因如此,"水稻上山"难免跟一些人的生活经验相违。

2022年底,朱有勇院士高调宣布通过研发新技术已实现"水稻上山",亩产最高788公斤,引发轰动。据报道,目前不少地区正在推广"水稻上山"。2022年两会期间在党的二十大代表通道上,朱有勇就曾讲述"水稻上山"的故事,他和团队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2022年在当地推广了10万亩,他所在的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总产28万公斤。

2023年6月23日农业农村部刊文《全国农技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就"水稻上山"等问题答记者问》,官方介绍到,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实际上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就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这些田本来就有,不存在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也不会破坏生态。当然,这个栽培模式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官方回应

朱有勇院士在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蹲点扶贫期间,发现当地农民喜欢吃大米,但当地多为旱地,主要种玉米,水稻不能自给。为解决这一问题,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当地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这项技术的两个难点:一个是筛选出适宜旱种的"滇禾优615"等品种,解决水稻旱地分蘖难题,实现在旱地条件下的水稻与水田一样分蘖旺盛;另一个是通过推广应用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解决了旱地稻田易杂草丛生的难题。2022年,这项技术推广了53.12万亩,水稻平均亩产350-400公斤,比山下水田低100公斤左右,但比种玉米产量高、效益好。朱有勇院士介绍的亩产788公斤,是0.52亩小面积上多施了一次肥、多浇了两次水的条件下取得的,是专家攻关田产量,不是农户大田产量。这种小面积攻关对探索本地区水稻旱种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为筛选品种、集成技术探索了出路,对完善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稻米消费量占口粮的60%。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种植,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稻田按地形地貌可分为平原稻田、丘陵稻田和山地稻田。正如你所说,大部分水稻种在平原地区,平原稻田约占我国稻田面积的近60%,丘陵稻田占25%左右,山地稻田约占15%、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贵州、云南两省面积最大,占四成以上。这也是我们国家资源条件决定的,为了保障口粮,历史上很多丘陵山地能种的都种上了。比如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就是立足当地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官方调查,山地水稻的产量一般比平原和丘陵地区要低一些,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比平原地区低近200公斤,比丘陵地区低100公斤左右。

"水稻上山"为啥争议这么大?农大教授:违背农业规律

据媒体报道,早在年初"水稻上山"在网络上就引发了大家激烈的讨论。有人表示水稻上山就是个噱头,这是反科学理性的耕种,费时费力又低产,还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家园,实在是得不偿失!也有人表示认真做一件事情很难,信口开河去以质疑之名开喷却很容易。

2023年2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朱启臻在社交平台发文,讨论"水稻上山为什么争议这么大",称"因为毁林开荒这种做法违背农业规律,破坏生态。这些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对破坏生态现象反应敏感。也是老百姓关心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有些人想再造龙脊梯田或哈尼梯田景观,发展旅游。想当然的成分很大,梯田景观及其文化形成,是老百姓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想当然一蹴而就的!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2023年6月有媒体报道,近日浙江绍兴上虞区岭南乡覆卮山景区梯田灯光秀引发关注,"在梯田里装灯光,会不会影响到庄稼生长?"梯田灯光秀引起部分网友质疑,"在农田里布设电线,会给农民和游客的安全带来隐患。""夜光梯田项目花费1000多万值吗?"。6月13日,覆卮山景区工作人员回复称,由于开灯时间短,不影响庄稼生长。

浙江绍兴的这处梯田灯光秀(来源:奔流新闻)

据新华社2007年9月23日的报道,早在2007年9月22日,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景点龙脊梯田灯光夜景就首次亮相,以为国庆旅游黄金周增添魅力。

2023年5月19日,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消息指出,今年6月10日为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的"梳秧节",届时将有抬"秧母"散禾秧、梯田火把夜景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龙脊梯田夜间的灯光与火把(来源:广西旅游年卡)

2023年6月10日,龙脊梯田的灯光(来源:央视网)

2023年6月10日,龙脊梯田的灯光(来源:央视网)

央媒经济日报当时也就此发表评论《"水稻上山"有待实验与观察》,文章指出,人们最关心的是云南"水稻上山"是否在走毁林造田的老路。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在上世纪,曾经有一段时间,各地开山造田发展粮食生产,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多年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大生态工程,才让荒山秃岭重新披上绿装,让绿水青山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云南探索旱作水稻种植技术是在趟一条新路,会不会破坏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还有待时间来验证。云南旱作水稻高产是在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取得的成绩,能否在其他地方复制,是否适宜大面积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和观察。

红星新闻发表评论《"水稻上山"是不是折腾,让科学和事实逐个"销账"》追问,指出在不少人的质疑声中,"水稻上山"后免不了要开垦土地、改良土壤,这会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又是否会引发泥石流隐患?之前网上流传起了多张山体上修梯田、暴雨将其冲毁的图片,这些图片就被人跟"水稻上山"关联,加剧了不少人对"瞎折腾"的担忧。"水稻上山"有争议很正常,究竟是不是科研突破也理应以科学和事实说话。在涉及三农之类的公共议题上,面对质疑,与其将其轻易地归为"外行质疑内行",不如像上述部门一样秉持"有疑必释,释必详尽"的态度,梳理社会关切的"台账",用详实事实和专业科普对其逐个"销账"。

要力争粮食增产,也要守住绿水青山,正是很多关注者的关键诉求之所在,也该是依科学办事之所向。只有用事实和科普消弭"水稻上山"激起的疑虑,才能带动各方在"你尊重事实,我尊重科学"中双向奔赴,最终让专业的归专业,也让专业决策汇聚更多的"民声"基础。

"水稻上山"是不是"毁林造田、退林还耕"?官方回应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首先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保护耕地的制度措施,但一些地方仍然出现违规利用耕地搞"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比如绿化造林、挖湖造景、挖塘养鱼、种植苗木草皮等,必须要整改复耕。但在整改过程中,要区分情况、分类处置,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作物生长规律,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成林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要合理把握耕地恢复节奏,留足留够过渡期,给农户和经营主体合理准备时间。

"水稻上山"是否在走毁林造田的老路?6月23日,全国农技中心、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正面回应并特别说明,一些地方在整改复耕中涉及退出林地转为耕地。这些"林",不是以前"退耕还林"中为保护生态造的"林",而是近年来超计划、超政策、超要求,违规在耕地上建的"林"。对这些林地整改复耕,不是"毁林造田",更不是有的网友所称的"退林还耕"。

此前6月13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明确提到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应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林地管理、湿地、河道湖区等范围开垦耕地;禁止在严重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污染严重难以恢复等区域开垦耕地;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重要水源地15度以上坡地开垦耕地。对于坡度大于15度的区域,原则上不得新立项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群众意愿确需开垦的,应经县级论证评估、省级复核认定具备稳定耕种条件后方可实施。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农业结构调整等确需转变耕地用途的,严格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水库淹没区占用耕地的,用地报批前应当先行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各地要综合考虑坡度、光热水土条件、农业生产配套设施情况、现状种植作物生长周期和市场经济状况、农民意愿、经济成本等因素,系统谋划农业结构调整、进出平衡的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有计划、有节奏、分类别、分区域逐步推动耕地调入。耕地调入后,应通过农民个人或集体经济组织耕种、依法依规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等方式,提高耕地长期稳定利用的能力。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严禁脱离实际、不顾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强行将陡坡耕地调入;严禁不顾果树处于盛果期、林木处于生长期、鱼塘处于收获季等客观实际,强行拔苗砍树、填坑平塘;严禁只强调账面上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不顾后期耕作利用情况,造成耕地再次流失。

那么对于"水稻上山",你觉得是闹剧还是创新?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